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资金持续南下仍是共识 稀缺性和高性价比是追逐主线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36.79亿港元,早盘一度出现净卖出,午后流入速度加快。中国移动、小米集团、腾讯控股分别获净买入22.07亿港元、4.54亿港元、3.93亿港元。美团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5.81亿港元。恒生指数今日震荡整理,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5%,最终收盘小幅上涨0.16%,收报30644.73点。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大手笔扫货,截止2月19日,港股通年内已经累计净买入近4000亿港元,而2020年全年净流入也才只有6721.3亿港元。2021年初以来,公募基金成为推动港股通南下资金的主力,新发行基金也将加大对港股的配置,稀缺性和低估值高性价比资产成为资金追逐的两条主线。

预计南向资金流入将持续

招商证券从长期逻辑与短期机会两个层面对港股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从长期维度看,南下入港股资金具备长期的战略性、趋势性流入且港股本身与A股市场宽基指数的低相关性体现出分散性配置价值。从短期维度看,对恒生指数在2021年全年的盈利增速预测在10%以上,且AH股溢价指数显示当前时点港股相对估值水平较低,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吸引力。

在资金净流入层面,自2015年以来自内地南向流入港市的资金规模显著超越北向,尤其在近两年出现了加速流入的状态。市场南向净流入规模在2020年达到5967亿元,北向净流入仅2089亿元,而截止到2021年2月,南向累积流入资金规模已达18110亿元,显著超过同期北向累积净流入的12676亿元。

资金大举南下背后是公募基金的持续发力。随着“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成为基金招募说明书的标配,参与港股通投资的基金数量和规模显著增加。

中金公司测算,公募平均年增持港股2500-3500亿人民币,有望占到预计的年均5000-6000亿元港股通南向总流入的三分之到一半。其中,存量基金持仓从2020年底15.8%提升至25~30%,对应年均1000~1500亿元;增量基金1.5-2万亿人民币,港股配置比重10%,对应每年1500-2000亿元。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近日撰文指出,中国概念是南向资金的流动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投资者对部分股票的一些想象空间和估值的吸引力。最后是疫情好转,中国的抗疫进程在全球影响中进一步扩大。

朱宁认为,内地投资者和海外基金的互动和博弈是2021年港股市场的看点。A股投资者更在意题材股、概念股,对短期的收益更加看重,而海外资金更看重股票的配置功能,长期持有的意愿更强烈一些,对于短期内的战术性交易不太敏感。目前,港股出现短期化和交易驱动的趋势,这反映了A股市场投资者的理念。

“我认为,这次南向资金现象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因为此次南向资金的流入实际上,第一反映了投资者对下一阶段港股的趋势性超配和兴趣。第二反映了对沪港通和A股市场交易机制改革的期望,比如退市机制和涨跌停板制度。”朱宁称。

偏好于金融、汽车和硬件科技公司

相较国际、本土,内资配置有何偏好与差异?国盛证券研报分析,从持股规模角度看,南下资金同样集中于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房地产这几个权重板块,其中接近30%的持股集中在金融业;从一级行业超配情况看,南下资金显著倾向于配置金融,尤其是银行股。其中14%的南下持股集中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2家银行;而房地产、电信服务、公用事业则显著低配。

从细分行业来看,与国际资金、本土资金倾向于超配保险、软件服务不同南下资金更青睐银行、汽车、技术硬件设备和半导体。而与国际、本土资金相似的是,南下资金在房地产和电信服务行业同样处于大幅低配。总结来看,南下资金更偏好于金融、汽车和硬件科技公司。

从选股逻辑来看,国盛证券分析,首先,与国际、本土资金类似,南下资金的重仓股集中于大市值龙头公司。在24个wind二级行业中,南下资金持仓最多的个股中,有13只为该行业最大市值龙头,21只为对应行业top5龙头。其次,南下资金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统计结果显示,南下、国际和本土资金重仓股的日均成交额均值都在6亿港元以上,其中南下持股top50甚至能贡献港股一般以上的成交额。换手率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粤开证券指出,南下资金配置港股有两条主线,主线一是股票中的爱马仕,追求稀缺性。港股目前已初步形成新经济股聚集地的雏形,新经济股的吸引力仍将继续显现,随着互联互通A股和港股逐渐深度融合成为更大的市场,出于均衡配置以及寻找“独角兽”的角度去考虑,配置A股所没有的稀缺资产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爱马仕,虽然贵且可能有泡沫(配货)但是仍然有着十足的吸引力,而内地居民资产逐渐向金融资产“搬家”,也有利于为市场后续提供充足的弹药。

主线二是货比两家,追求高性价比。随着A股连续2年的震荡上行,当前AH溢价已经处于近10年的高位,虽然近期略有回落,但仍有不少AH溢价较大、安全边际较高的优质标的值得布局,关注A+H股中低估值、高性价比标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