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招商 >

权益投资时代开启?百亿私募大扩容,单月再添9家,百亿"俱乐部"扩容至60家

开局不顺、诸多不确定性下的2020年,股票市场却一路走高,成了百亿私募们的晋级大年!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0月,单月就有9家私募规模突破百亿大关。其中,2家量化私募晋级为百亿私募,广州更是诞生首家百亿私募公司。截至10月底,国内百亿证券私募总数量已经突破60家。

百亿私募俱乐部大举扩容背后,一方面是由于股票市场大幅回暖,私募年内业绩出色导致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市场情绪走高,投资人申购私募产品积极,从而引发私募规模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明星私募的产品遭到市场的热购。

不过,在A股市场情绪高涨、基金爆款频现、公募业绩大好之时,往往又是市场顶部区域。2015年一批私募晋级百亿私募,但最终一轮牛熊后,能守住百亿规模的私募寥寥无几。

单月9家私募规模破百亿,总数量达60家创纪录

百亿规模是私募行业最难跨越的一道门槛,2019年年底共有31家私募规模超过百亿。2020年,随着市场的回暖和不断走牛,一批私募成功突破百亿规模大关。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百亿私募机构数量已经达到60家,数量创下新的记录,较年初接近翻倍。其中,10月单月暴增9家(非首次破百亿),分别是易鑫安资管、通怡投资、上海大朴资产、聚鸣投资、金汇荣盛、嘉恳资产、诚奇资产、衍复投资和玄元投资等。

新晋百亿私募中,深圳金汇荣盛因重仓茅台而被市场所熟知。今年疫情肆虐的一季度,金汇荣盛在1000元左右的位置大举加仓茅台159.9万股,使得持仓一下飙升至502.1万股。

截至三季度末,金汇荣盛仍持有502.1万股不变,为茅台的第七大流通股东,目前仅持有茅台的市值就高达86.46亿元。资料显示,金汇荣盛成立于2015年7月,并于当年9月在中基协备案。

上海大朴资产则是市场较为知名的老牌私募,由前兴业证券资管总经理、研究所所长颜克益在2012年创立;聚鸣投资则也是一家成立上海的私募,创始人为前广发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个人在公募管理规模超过300亿,主要运用多策略和逆向投资。

此外,广州也诞生首家百亿私募——玄元投资。官网资料显示,玄元投资于2015年7月在广州注册成立,该公司系广发证券员工创业企业,主要以股票多头策略、事件驱动策略以及围绕上市公司展开的投行业务为主。

量化私募百亿俱乐部又添2位选手

自2018年以来,量化私募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机遇,尤其是头部量化私募,在业绩表现亮眼情况下,吸引了大量资金追捧。2020年,量化私募虽然中间遭遇了一段业绩回撤的艰难时光,但依旧风光不减。

10月,又有2家量化私募晋级为百亿私募,分别是诚奇资产和衍复投资。其中,诚奇资产成立于2013年,是深圳首家纯量化百亿私募。

诚奇资产创始人何文奇此前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量化投资特别是以获取与市场涨跌无关的绝对回报为目标的量化私募基金,无论是以历史量价数据来研究选股模型,还是在交易时通过即时量价信号进行算法与日内交易,很多策略的收益点都来自于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的提升有利于量化投资的发展。

衍复投资则是一家相当年轻的上海新晋百亿私募,成立于2019年7月,创始人为高亢,曾在上海锐天投资任合伙人兼投资总监。2019年11月,衍复投资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不到一年时间,就已跨越百亿大关,衍复投资产品主要为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和市场中性策略产品。

截至10月底,已有明汯投资、幻方量化、灵均投资、九坤投资、金锝资产及鸣石投资等6家百亿量化私募,加上诚奇资产和衍复投资,目前量化百亿私募数量增加至8家。

虽然经历一轮快速发展后,量化私募开始走向成熟,但与欧美市场还有较大差距,未来依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此前分析称,在阿尔法策略上,头部私募真实的规模可能在千亿元左右。如果以每年100倍换手率估算,若A股日成交额在5000亿元至8000亿元,头部量化私募交易额将占整个市场的5%至10%。如果把所有阿尔法策略纳入统计,也许略高于10%。不过,相比美股市场的50%,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大举扩容后,能否守住百亿规模

百亿私募俱乐部大举扩容背后,一方面由于股票市场大幅回暖,私募年内业绩出色导致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市场情绪走高,投资人申购私募产品积极,导致私募规模快速增长。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近期多家百亿私募的产品遭到市场的热购,有知名百亿私募一天在渠道募集50亿元,公募老将林鹏创立的私募和谐汇一资产旗下产品在发行首日更是大卖150亿元:另外一边,公募基金由于业绩相当亮眼,权益基金产品的发行更是爆款连连。

不过,在A股市场情绪高涨、基金爆款频现、公募业绩大好,往往又是市场顶部区域。2015年一批私募晋级百亿私募,但最终一轮牛熊后,能否守住百亿规模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此前,新价值投资、清水源投资、拾贝投资、瀚信资产、从容投资等一批私募均突破百亿大关,但最终未能守住百亿规模。

因为规模往往是业绩的杀手,从美国诸多投资大师的管理业绩来看,规模达到到一定级别后,业绩下滑是必然趋势。所以,在跨越百亿规模门槛之后,业绩能否与规模较好匹配,极为考验管理人的水平和智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