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曾刚:未来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将日益多元化及完善 需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

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29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将日益多元化及完善。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9月27日召开第八次会议(下称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

曾刚认为,银行资本补充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金融监管越来越规范,银行经营风险的承担越来越和资本金挂钩,在此情况下,银行会存在资本补充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这也会提高对增量资本金的要求。

谈及如何构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曾刚认为,一方面是加大外源性资本补充力度,另一方面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促使银行走向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之路。

曾刚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银行通过自身经营的积累在资本补充方面成效明显,比如有些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反映银行在用盈利进行资本积累。“当然,很多银行仍需要通过外源性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当前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在不断地完善和利用,比如监管层面为永续债和优先股的创新和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需要强调的是,银行内部管理水平需不断提升,让资本利用更加有效率。”曾刚认为,对于银行来说,不能一直通过补充资本金的方式来维持自身发展。从长远看,应建立更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更好地控制风险并提升资本集约化发展水平,让同样的资本金可以支撑更多的风险资产。

另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动力加快转换,金融风险趋于收敛。对此,曾刚认为,过去一段时间,宏观杠杆率趋于平稳,资金空转等乱象的状况得到很好遏制,这意味着未来防风险的核心主要是存量风险的逐步消解,包括资管转型,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等。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和激励机制,遵循金融机构经营规律,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曾刚解释称,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行为多为顺周期性。在经济下行期,由于风险控制等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能会存在一定阻碍,为此,需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一方面,政策性资金来源相对长期,有能力投放中长期信贷,这对当下支持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信贷需求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较商业银行较高,在逆周期调解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逆周期能力的发挥也要遵循金融机构基本的经营原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