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变身导购平台,ofo“面目全非”,网友:这辈子也等不到退押金了

疫情之下,久未提起的ofo小黄车在近日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之中,只是已经面目全非。

记者发现,在华为应用商店评分仅有1.2分的ofo APP在近日进行了全新改版,这个4.0版本的标语变成了“无桩用车,免押畅骑;全网返利,购物省钱;无需排队,押金提现;邀请好友,天天赚钱“。

只是,多数用户似乎主要关心的仍然是ofo押金问题。App Store中用户的评价基本上全部是批评。记者打开APP界面,发现ofo APP整合了包括天猫、淘宝、京东以及饿了么在内的电商、外卖平台。用户还可以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的商品链接复制后,在ofo App中搜索查看对应优惠信息。

按照ofo App相关说明,用户只要通过app前往电商平台领券购买产品,订单完成后即可获得对应返利金额。当返利满20元后,即可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提现。对于ofo小黄车押金还未退款成功的用户,在新版App中押金不再被称作“押金”,取而代之的是“余额”。用户骑行余额中的钱,可以用来购买ofo单车卡,骑行余额还可以直接用于平时骑行小黄车所产生的骑行费用。此外,用户也可以将余额通过“退余额”选项兑换成“ofo返钱”余额。按照ofo的说明,用户将押金或者充值金额兑换成“ofo返钱余额”后,可在原购物返现基础上额外再获得一份名为“可退款金额”的返利。有用户反映,实际操作中,要想“赚”回押金,所花费成本可能会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ofo返钱余额兑换规则显示:一旦用户确认将ofo平台的余额转移到ofo返钱进行兑换后,则视为用户放弃对余额的索取,ofo平台对用户的骑行余额不再具有归还义务。

如何盈利?答案难找

其实,这已经不是ofo第一次尝试通过非骑行方式归还押金。ofo爆发押金危机以来,曾多次尝试各种方式赚钱。例如,2018年4月ofo新加坡上线“骑车挖矿”,用户可以通过骑行获取GSE代币,此举一出就被媒体质疑发币续命。同月,推出车身广告、App 端内广告及企业绿卡等多种变现手段,但这个想法很快被监管部门“明令禁止”。

回想过去,ofo曾经是共享单车领域的明星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ofo在短短3年里共获得近10轮融资。截至2017年E轮融资,ofo的估值已达30亿美元(约193亿元人民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年4月ofo的估值仅为1亿元人民币。2017年3月,ofo平台上日订单就已经突破了1000万。

只是,ofo的危机始于2017年年底,在多数人眼里,原因就是投资人开始“断粮”。一位曾经在ofo工作的员工告诉记者,对于ofo来说,一开始都只需关心用户数、铺放量、增长速度,但这一切终究不可持续。除了用户收费,公司也在尝试广告等其他方式。遗憾的是,大家都没有找到答案。

新的增长动力

如今,共享单车领域已经经历了多轮洗牌。其实,庞大的出行需求似乎正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1月12日,永安行发布公告称,预计2019年的净利润为4.89亿元至5.37亿元,同比增长310.00%至350.00%。永安行解释,主要是因为在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大幅升值;二是因为新产品的投入,为共享出行平台的收入带来了增长。永安行前期高投入的新能源助力单车投入共享出行市场,以及永安行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及共享电动汽车等全方位布局的形成,促进了共享出行的发展。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已经结束了补贴乱战的局面,回归良性竞争,虽然要走向全面盈利还有一段路要走。作为哈啰出行的第二大股东,永安行在投资上的收益似乎给共享单车领域带来了“前景”。

不过,ofo能否熬过冬天,这个关乎共享单车行业最后命运的话题一直在撩拨着互联网、创投行业以及ofo所有用户的神经。落井下石不可取,但从曾经的“独角兽”到如今的处境,还是不得不让人思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