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 周璐璐)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日前举办了2019年“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基差收购附加项目线上结项评审会。由浙商期货、中信期货和申银万国期货联合开展的“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玉米收入险基差收购附加项目”以及浙商期货主导的“山东嘉祥县大豆收入险基差收购附加项目”2个项目参与了评审。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2019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鼓励在县域覆盖项目中附加基差收购。浙商期货等市场主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重困难,最终在九三管理局和嘉祥县完成了基差收购工作。
评审会上,浙商期货项目负责人首先介绍了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玉米收入险基差收购附加项目的情况。该项目由北大荒粮食集团作为玉米收储主体,与34家农户和1家粮食贸易公司共签署2.99万吨玉米基差收购合同,约定标的合约为大商所玉米C2001合约,基差为-350元/吨,点价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10月31日,如期限内未点价,则以11月1日-11月6日C2001合约收盘价均价进行结算。
“点价期内农户未进行点价,因此根据11月1日-11月6日收盘价均价减去基差后,农户对应的干粮销售价格约为1.52元/公斤。”该负责人说道。最终,34户农户共收到4768.18万元粮款,同时,该项目还为农户免费提供了玉米看涨期权,累计为农户增收23.93万元,通过“基差收购”模式服务“三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在浙商期货与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山东嘉祥县大豆收入险基差收购附加项目中,以山东当地大豆现货价格和大商所A2001期货价格作为标的,因在2009年-2018年,嘉祥当地商品大豆与繁种大豆价差稳定在600元/吨,所以基差定为600元/吨。最终通过基差收购,农户在销售端实现增收20元/吨。
“通过参与大豆基差收购,企业锁定了稳定粮源,且对基差收购运作方式以及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上述负责人介绍道,同时,在收购现货后,企业即通过与下游贸易商签订远期销售合同,锁定销售利润,进行风险管理。并且在项目运行期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袁纯清对该项目进行调研,给以肯定意见“方案周密,从项目的情况看效果明显,请加强总结,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好的经验。”
此次参与评审的两个基差收购附加项目,围绕玉米、大豆两个大宗农产品,在期货公司、收粮企业、农户等多方协作并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评审会的圆满结束,意味着2019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完整收官,用市场化方式通过“保险+期货”、基差收购模式为农户提供服务,在今年国家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局之下,切实贯彻了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脉络,打通了“保险+期货”最后一公里,为农民提供“保收入+保销售+保售价”三重保障。
目前,我国“三农”领域对期货市场工具利用程度有待提高,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渠道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下一步,大商所将利用“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积极探索期货支农惠农工具和创新模式。引导涉期龙头企业,利用其在产业链上的优势,探索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模式,同时推动更多金融机构下沉服务于“三农”领域,强化对“三农”领域的担保融资增信支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