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招商 >

让古老的拍卖焕发现代活力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以奖励他们改进了拍卖理论和发明新拍卖形式。诺奖近年来频繁地颁给微观经济学领域的成果,今年再度如此。

在同时拥有众多买家和卖家的市场中,很容易通过撮合找到均衡的市场价格,但在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市场结构下,则常常要借助拍卖来发现价格促成交易,从古代奴隶到荷兰鲜花、日本金枪鱼、古董、艺术品,乃至国债,许许多多商品离开拍卖则难以完成交易。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才开始用现代经济学来审视这一延续了数千年的交易方式。1996年诺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维克瑞将拍卖归纳为四种基本方式,即公开喊价的荷兰式拍卖、公开喊价的英国式拍卖、第一价格密封递价拍卖(买家私下报价,价高者得)、第二价格密封递价拍卖(最高报价者得,但以次高报价者报价成交),维克瑞论证这四种方式下卖主的收入均值相等,但方差不同,即收入等价定理,这成为现代拍卖理论的起点。

在维克瑞的基础上,包括此次获奖的米尔格罗姆、威尔逊在内的学者把拍卖理论朝各个方向进行延伸,将拍卖理论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结合起来,分析了共同信息、买方合谋、卖方败德、多物品拍卖等问题,学者们甚至用类似金融工程的方式“发明”了一些组合式新拍卖形式。

众所周知,无线电频谱是一种有限的公共资源,但很长时间内人们是通过行政听证会或者抽签方式对其进行分配,1993年米尔格罗姆接受政府委托,设计了一种叫做“同步加价拍卖(SAA)”的方式来向电信公司拍卖频谱。多组相关的许可证同步开始竞价,竞价由多轮密封递价组成,在每轮中竞买人可以对任何许可证递交比参考报价更高的报价,各轮竞价的结果在下一轮竞价前全部公开。如果有一轮中无人对任何许可证提价,拍卖即告终止。

SAA机制具有同步多轮竞价与公开加价两大特点,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允许竞买人根据价格变化在可以相互替代的许可证之间进行转换,因而可以创造市场价格。无论是从效率,还是收入和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次频谱拍卖的结果都大大超出了既定目标,以至于有媒体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拍卖”。从此以后,通过拍卖分配频谱资源成为大多数国家的首选。

而米尔格罗姆也成为走出象牙塔,直接介入政策执行最成功的经济学家之一。

拍卖理论的核心是如何更好地发现价格,寻找最佳拍卖方案的过程就是在约束条件下设计一套激励相容的规则,从而最大化卖主收益。从这个角度看,拍卖理论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因为现实经济活动中,一对多或多对一交易的情况非常普遍,有些还是规模很大的市场,如电力交易、政府工程招投标。如何科学地设计拍卖规则,提高市场效率和公平,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任务,需要考虑的变量很多,因此有很大的挑战性,但这种促进公平和效率的事业,体现了经济学经世致用的价值。

维克瑞还意识到,当卖主是一个政府机构或大型团体时容易滋生败德行为。在密封拍卖中特别容易产生拍卖人与竞买人勾结起来损害卖主利益的败德行为。比如,在第一价格密封拍卖中,所有报价递交之后,拍卖人将次高报价告知报价最高的竞买人,并允许其重新递交一个略高于次高报价的价格以换取贿赂。在第二价格密封拍卖中,拍卖人通过行贿使次高竞买人降低或者撤回报价,从而降低报价最高者的支付额。维克瑞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将销售结果全部对外公布或者设置合理的保留价格。在英式拍卖中也存在类似可能,拍卖人或者卖主可能串通内部人参与现场竞价哄抬价格,这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托儿”。

最为国人熟悉的招投标,实质是一种反向的密封递价拍卖。招投标过程的串标、围标现象,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造成了国家损失,备受诟病,有关部门对其治理也从未停止。那么,能不能运用经济学中的拍卖理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激励相容的拍卖规则,以让招投标不需借助外部力量就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目标呢?我想,这应该是专业经济学家可以贡献智慧的地方之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