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资管整改进行时,12家上市券商已推出方案,瞄准这两类产品,仍有三大难题待解

资管新规的延期虽然给了券商更多的时间,但部分改造难点仍旧存在。

截至8月19日,在监管层的指导下,已有12家上市券商通过了新的资管业务整改方案。其中既有中信证券、广发证券这样的大型券商,也包括更多的中小型券商。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家券商资管了解到,由于存量资管产品设计复杂,整改工作牵扯多方(尤其是涉及跨行业机构,例如银行、信托、保险等),要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并非没有压力。尤其是对于中小券商来说,资管业务的整改和转型事关资管业务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一些券商资管人士表示,希望监管机构在配套政策上能够给予一定支持。例如适当放宽证券公司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条件;加强对券商申请公募牌照的监管指导;不同行业的监管机构之间可以加强沟通、形成合力等。

已有12家券商通过整改方案

8月18日,天风证券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落实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资管计划整改方案报告》。这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后,第12家通过新的资管业务整改方案的券商。

从8月13日晚间,首家提出资管业务规范整改报告的华安证券开始算起,目前已先后有中信证券、方正证券、国海证券、华西证券、山西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广发证券、长城证券、天风证券,共计12家上市券商通过了落实资管新规整改情况的报告/方案。

7月3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优化资管新规过渡期安排引导资管业务平稳转型》有关通知,将资管新规过渡期由原定2020年年底延长至2021年年底。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为配合这一新政实施,监管层特别向券商下发通知,要求券商根据时间表,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来看,各家券商最新修订的整改方案是以2019年底对存量资产为基数,通过对整改措施、方式、进度进一步的细化,力求有序压缩递减。

以西南证券为例,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在过渡期内,该公司已先后对资产管理业务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人员岗位等进行了系统性调整。以资管新规实施时公司存续不符合新规的产品为基数,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近三分之二的存量资产整改工作。

对照当前新的整改方案,西南证券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度调整:一方面,按照监管要求以2019年底为基数锁定存量资产,有序压缩递减;另一方面,按照资管产品底层资产类别,分类制定整改计划,逐一明确单个产品的具体整改措施,确保完成整改任务目标。

华安证券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目前按照监管的要求对部分产品的整改期限作了调整,同时整改的方式也变得更为丰富,努力通过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等多种方式完成资管业务的整改。

某头部券商资管负责人则表示,目前资管业务的整改方向和整改方式不变,只是时间安排上,根据监管要求延长到2021年底,按照季度节点有序推进。

资管业务整改压力仍在

“过渡期延长,我们的时间更充裕,包括跟客户沟通也会更加从容”。华东某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过渡期适度延长,有助于缓解当前经济环境对实体企业造成冲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机构的整改处置压力,避免集中处置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给券商协调资者、融资人、代销机构等复杂主体留足时间和空间。

“我们认为此次过渡期延长绝不是为市场开展通道业务提供生存空间,而是为市场更好的完成整改提供保障。”华安证券强调,在待整改业务的底层资产展期、非标资产认定等方面,政策空间仍然没有变化,监管部门去通道,破刚兑的指导思想仍需坚决贯彻落实。

事实上,除了争取到更多时间空间,此次的资管业务整改,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券商看作是弯道超车的良机。

西南证券资管部相关人士表示,过渡期适度延长,为资管机构加快业务转型和创新、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争取更多时间,创造更为友好的政策环境。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平稳转型、规范整改”的监管精神和相关监管政策;二要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抓住过渡期的时间窗口,积极推动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努力推进存量产品改造,充实资管规模。

但不得不说,尽管从监管到券商都在全力以赴,积极推进资管新规整改工作,但仍有一些难题有待解决。

“说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没有压力是不现实的,整个大资管行业应该面临同样的情况。”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过去存量资管产品在结构设计、投资资产等方面更为复杂,整改工作牵扯多方,各方对于整改的认识角度、配合整改的意愿并不一致,无疑增加了整改工作的难度。

前述头部券商资管负责人称,虽然公司部分存量待整改产品存在一些困难,如资产调整问题、委托人配合问题、去分级问题,但由于此前已经在过渡期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整体来看可控。

华安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也表示,通过对待整改产品重新进行梳理,发现部分产品整改难度较大,但是改造进度并不会因过渡期的延长而放缓,预计会在2021年底前完成改造,并力争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对大部分通道产品的整改。

此外,国元证券的存量不合规产品整改规模也已过半,整体符合预期。未来改造工作主要集中于存量通道类产品,预计大部分的产品可以实现2021年底完成整改。国元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不同类型的产品整改工作难点不同,以多层嵌套产品为例,需要各个主体共同配合,对于底层资产投资股权的,还涉及到工商登记机构是否同意直接办理股东变更登记等,因此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才能完成。

券商渴望配套政策支持

在金融对外开放和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内资产管理机构面临内外部双重竞争的压力。特别是对于中小券商机构而言,资管业务的整改和转型,事关其资管业务的生存和发展。

在与多位券商人士交流后,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资管业务的整改,券商主要希望从三大方面获取更多来自监管层的支持。

第一,希望加快公募牌照的审批进度。

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是资管新规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公募化产品改造又绕不开券商申请公募业务牌照。此外,私募资管业务整改过程中,可能涉及募集新产品对接老资产,但私募渠道相对受限,需要借助公募渠道完成产品的新旧交替。

然而券商申请公募牌照长期受到“一参一控”规则的影响,近期虽有所放开,但尚不清楚牌照申请周期如何。以五矿证券为例,该公司于2019年11月递交申请材料,12月收到补正通知,截至目前已过去9个月时间,尚未进行到下一阶段。因此,券商希望监管能够加强对券商申请公募牌照的监管指导,提高公募牌照获批效率。

第二,希望不同行业的监管机构之间可以加强沟通,形成合力。

“我们的存量私募产品,有很多资方都是银行、保险、信托等跨行业金融机构,所以产品整改非常麻烦,在沟通双方需求方面成本非常高。”券商中国记者从上海某券商资管人士处了解到,过去券商资管产品长期开展通道类业务,结构设计复杂,且牵扯到跨行业的金融机构,整改工作繁多。

在此背景下,券商希望不同行业的监管机构之间可以加强沟通,针对资管机构提出的个别整改项目提供支持和指导,共同努力促进跨行业整改难题的解决。

第三,希望进一步放宽证券公司设立资管子公司相关条件。

近年来,券商资管子公司独立开展资管业务的优势和便利被更多公司所认可。尤其是在资管新规的持续推进之下,监管部门也同样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券商资管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在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同时提升整体行业竞争能力。

年内也已有安信资管、德邦资管、天风资管三家券商资管子公司成功获批,且资管子公司获得了来自母公司的净资本担保承诺,也成为业内常见的操作。但总的来看,包括新开业不久的安信资管在内,中证协显示目前业内券商资管子公司数量仅为17家,算上仍在筹备中的德邦资管和天风资管,也不过19家而已,更多证券公司仍未能设立资管子公司。

积极布局权益和固收+

“首只大集合(参考公募基金运作)产品华安证券汇赢增利已于7月份正式运行。目前还有部分大集合产品正在改造过程中,预期大部分产品将于2020年年底之前改造完成。”华安证券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事实上,存量业务整改的同时,券商资管也在同步布局新的产品。面对资管新规的整改要求,以及近两年A股市场由熊到牛的发展趋势,更多券商资管开始瞄准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和市场热点的权益主题小集合、固收+等产品。

例如华泰证券资管就表示,将深挖理财转型机遇,夯实固收类产品线,在高效整合货币类产品,完善低风险货币型产品布局的基础上,加快超短债、短债、中短债等零售债基的发展,完善多期限滚动持有基金产品线。

借助其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华泰证券资管还打造业内领先的CAMS系统,通过其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行业评级模型,集成信用分析数据库,依托专业的固收投研团队和CAMS系统行业研究成果,实现企业预警体系自动输出,积极探索信用债的投资机会。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公司着力向主动管理业务转型发展,把存量改造和新发产品两手抓。”西南证券资管部人士透露,在新业务方面,公司既要保持固收类产品基本盘,通过发力渠道端,不断扩大零售客户规模,又要努力改造存量产品,以投资业绩和良好合作争取机构客户更多委托资产规模。

他还表示,未来将不断丰富权益类产品线,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发展主题策略、量化投资、FOF等产品,打造权益品牌。并进一步加大资产证券化业务投入,切实服务好实体经济。

华安证券则透露,目前公司小集合产品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客户参与热情较高,小集合产品也成为增加主动管理规模,为客户创造持续稳定收益的重要抓手。目前公司也正在积极申请成立资管子公司,未来会继续保持以固定收益投资为基础的投资风格,并且大力发展权益性投资。

据悉,华安证券资管部门已从内部研究所和市场上引入多位权益性资产研究和投资人才,已基本搭建起权益研究和投资的团队和机制。在保持自身固定收益投资优势的基础上,提升权益投资的竞争力,建立自己的资产管理品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