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舌尖上的竞逐:火锅新老势力“神仙打架”,一超多强格局濒临瓦解

与传统汽车巨头正在遭遇“造车新势力”的竞逐类似,餐饮业也在上演“新旧之争”,火锅则是折射其中变化的一面镜子。一方面,此前“封神”的网红餐厅鼻祖海底捞正在跌落神坛;另一方面,以巴奴、盒马、呷哺呷哺为代表的“餐饮新势力”争相加入火锅争夺赛,使整个产业开启“神仙打架”的新模式。

从服务主义到产品主义

3月初的一则盈利警报,将海底捞(06862.HK)推上风口浪尖。公司预计2020全年净利润骤降90%,较2019年少赚20多亿元。这直接带来机构“倒戈”,纷纷下调海底捞的目标价格。

海底捞的估值逻辑就此打破。一直以来,海底捞PE估值相对较高,却被港股投资者所包容,核心原因就在于在其不停开店、提升客单价、提高翻台率等因素的带动下,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一旦业绩出现下滑,会否继续出现“戴维斯双杀”便成为市场下一步关注的重要方向。

海底捞的陨落,可以视为公司“服务主义”运作模式的失利。作为先入市场的初代网红,海底捞服务曾经是餐饮业清流,不过近年却越来越深陷“服务过度”的争议漩涡,而且会导致企业成本和潜在风险的增加。同时,由于服务和人力资源体系仅是软性指标,一旦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便会压缩既有运作模式的生存空间。

海底捞天花板的压低,可以从公司开店数提升与业绩下滑的“跷跷板”效应间找到答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海底捞门店总数为935家,是2015年底的6.4倍,在门店增加的背景下反而出现业绩骤降,与翻台率的下滑息息相关,背后则折射出消费者对于海底捞热情的消减。

在“服务主义”陨落的同时,“产品主义”开始在火锅产业蓬勃兴起。通过抛弃软性指标在市场中竞争,在产品研发上不下工夫,也正在成为火锅新势力快速崛起的杀手锏。以巴奴为例,一方面是遵循“40度服务”,追求专业、适度而无感;另一方面则在“产品主义”理念下,避开菜品的大而全,而是把火锅中用的最多的产品毛肚,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在火锅红海中撕开一条线。

“一超多强”格局瓦解

从目前迹象来看,海底捞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竞逐者。

呷哺呷哺虽然市值和海底捞不可同日而语,却店面总数在2019年达到1124家。湊湊也在2018年开始扭亏为盈,2019年实现营收5.56亿,同比大增116%。加上“太二酸菜鱼”母公司九毛九推出的“怂重庆火锅厂”,以及“盒马火锅”的蓄势待发,火锅市场上的“角逐者”呈现出诸神之战的新格局。

从目前竞争格局来看,巴奴被视为强劲对手之一。从2017年总计门店数40家、营收站上10亿元,到2019年门店数75家、年入15亿元,巴奴一面在一线城市的攻城略地,一面也在抢占火锅市场越来越大的蛋糕。而从客单价来看,以毛肚立店的巴奴火锅客单价160~180元,比海底捞贵50元以上,是国内火锅市场整体消费水平的2倍左右。这也成为支撑其现金流和与传统巨擘一起比肩扩张的重要支撑。

“一超多强”格局瓦解之下,“强强对决”正在成为产业新生态。以北京为例,海底捞已经面临来自巴奴越来越大的挑战。凡是有巴奴火锅店面的商超,通常也会有海底捞在旁边的开设。不过,在悠唐、世纪金源店等北京商圈重镇,海底捞都在同商圈的巴奴战胜,本来的围剿巴奴战略却演变成了与巴奴巷战贴身肉搏,最终不敌新生势力。

火锅产业重构

中国餐饮业格局的迭代,并非只有火锅新势力的角逐。以A股公司全聚德为例,虽然也有老字号桂冠加身,但自2017年以来业绩持续下滑,2020年前三季度更是陷入超过2亿元的亏损窘境。

火锅市场是餐饮业最宽的细分赛道,近两年一直保持较高增速。统计显示,中国的餐饮市场规模到2018年末已突破4万亿元,其中火锅市场规模达到4800亿元,占比在10%以上,是所有细分菜系和餐饮品类中占比最高的。

不过,从产业属性来看,这条赛道也最具特殊性。一方面,火锅产业有着复杂度低,可复制性强的优势;但同时也有护城河较难捍守,想要从行业中脱颖而出的难度较大的短板。因此,如何通过产品差异、品牌IP及经营模式来分食市场,都将是摆在老牌巨擘与新势力面前的课题。

从这个视角来看,无论是在2021年最新提出“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新战略的巴奴,还是在全方位打造差异化之路上健步疾行的“火锅新势力”,或许才是主导本轮火锅产业重构的核心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